《自驱型成长》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叫作《自驱型成长》。就是现在自驱力的缺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我们在企业里边招聘到年轻的员工,你发现他没有自驱力,他只能够靠着奖金和期权在工作,这时候这个人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是孩子上大学,告诉我们说你千辛万苦地小心呵护着孩子的成长,但是总有一天,他会离开你去上大学。而等他去上大学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了外在的约束之后,这个孩子就会彻底地放松,所以他没有成为一个self-driven child(自驱型孩子),就是没有成为一个有自驱力的孩子,这对于他来讲,是这一生中最大的损失。

而我们应该思考的事是,让孩子上大学就是我们教育的终点吗?把这个孩子塞到了某一个有名的学校里边去,家长就真的能够心满意足地结束了这一切吗?你想想看,大学之后,他还需要面对更加漫长的人生,而如果在整个过程和步骤中,他自己都没有参与感,他成为了一个空心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别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那么让孩子上大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样反思下来,你会发现大量的家长逼迫着孩子上大学的本质,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就是觉得,我的孩子应该上一个更好的学校。因此让我们通过这本书,回归教育的本质,了解怎么样让一个孩子产生内驱力,产生自律的能力,我认为这个对所有的家庭、组织和企业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代家长教育的四个错误观念。第一个错误观念叫作“通往成功的途径是一座独木桥,而孩子万万不能被别人挤下来”。这就是大家都拼命地上名校,拼命地去买学区房,然后让孩子去参加补习班的原因。这个观念很明显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曾经讲过很多次,人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孩子不能像汽车一样拼凑起来就能跑。

第二个错误观念叫作“如果你想拥有好生活,在学校里就得拥有上佳表现”。太多的孩子不是被逼得太过急躁,就是自己破罐子破摔,放弃了所有能尝试的机会。就是因为被逼急了,所以这些孩子们说“随便吧”。

然后错误观念三,就是“催得越紧、逼得越狠,我们的孩子就能越成功,长大后就越有出息”。像《虎妈战歌》这样的书,他只是短期内看到这个孩子拿到了多少个证,但是往十年、二十年以后看,你会发现,给这些孩子内心所造成的伤害和他内驱力的损伤是无法计算的。

第四个错误观念就是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要凶险得多,家长必须一直紧盯着孩子,才能确保他们不被伤害,也不至于让孩子闯祸”。现在的社会要比我们那会儿安全得多,整个犯罪率都在大幅地下降,城市里到处都是摄像头,所以整个的安全性在不断地提高,只不过是因为我们的视觉窄化,我们看到那些新闻把我们吓坏了,所以我们才会变成一个直升机父母,天天在孩子的头顶盘旋。这是目前来讲普遍在家长中存在的四个错误观念。

那这本书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下边这一段,就是我们得了解我们的大脑。我们要知道孩子大脑中到底是什么部分在做决策,调节压力、控制冲动的最重要的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前额皮质,前额皮质就是我们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部分,这是我们发展出语言、逻辑、推理能力的一个部分,这个地方叫作领航员。就是如果你是用前额皮质在进行决策,用前额皮质在引领着你的生活的话,那么你是冷静的、理智的,你是可以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这个地方有一个特点,就是压力过大的时候它就掉线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跟别人吵架或者是生气的时候,你会说不出话来,为什么说不出话来呢?压力太大,掉线了,这就是前额皮质的特点。它是冷静的、理智的领航员,但问题是压力过大的时候它会掉线。

那么如果它掉线谁接手呢?就是藏在脑子中间后边这部分,叫作杏仁核。我们在不止一本书里边提到过杏仁核。杏仁核像一个斗狮战士一样,它是我们大脑中最早长出来的部分,这一部分就是情绪化的。所以你会发现,当我们的孩子压力过大的时候,如果他放弃了前额皮质的这部分的管控,他就变得易怒,他会大喊大叫或者躲避,一句话都不说,陷入沉默或暴力的状态中。原因是什么?此刻掌控他大脑的是杏仁核,而如果他的压力过大,就是持续长期地存在着这样的压力,这些压力就会分泌更多的压力荷尔蒙。

健康的压力反应状况是这样:“压力荷尔蒙迅速上升,随后又能迅速恢复,这是比较健康的压力状况,一旦压力荷尔蒙不能快速回落就会出问题。如果压力持续存在,肾上腺就会进一步分泌皮质醇。皮质醇就像是身体为了长期作战而引入的援军,它的浓度在人体内慢慢上升,以帮助身体应对压力。如果有只斑马遭遇了狮子的袭击,但有幸逃脱,没有命丧狮口,他的皮质醇水平会在45分钟之内恢复正常。相比之下,人类身上的高浓度皮质醇会一次保留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这就很容易导致问题。长期较高的皮质醇水平会弱化海马体里的细胞并最终杀死它们,而海马体是创造与储存记忆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在急性压力下,学生会产生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我那天读书读到这一段,我就立刻在它下面划线,发在朋友圈里。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经常不明白,这孩子怎么成绩突然下滑得这么厉害?我经常听到很多家长向我咨询,说:“我女儿怎么最近成绩下滑得很厉害?”我说:“你们家是不是有人吵架?”他说:“对呀,我们家最近有点事,吵架。”为什么能这么准确地猜测呢?家里边只要有人吵架,孩子的压力水平就会陡增,孩子的压力水平一高,皮质醇分泌得多,就会伤害海马体,海马体就是负责记忆和学习的地方。那我相信我讲了这么多书,讲了几百本书下来,我的海马体一定在变化,在长长。

所以如果我们理解了我们的大脑是会受伤的,我们就知道天天在孩子身边不停地指责和唠叨,对孩子是多么大的伤害。就是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完全没有感觉,就觉得很正常,我唠叨你两句怕什么,就是那种满怀着爱意的唠叨,不停地唠叨。但是你只要反过来想一下,假如是你的领导天天在你身边这样唠叨你,你试试看,这就会极其痛苦。那是一个慢性压力,而这个慢性压力会伤害到孩子的大脑,让它产生皮质醇,然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这些压力会使得它的前额皮质不发育,发展缓慢。所以你去观察这个小孩子,从小孩子身上能够看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能看得出他们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大脑前额皮质的发展来自哪儿呢?你要让他有掌控感,让他有选择权,让他能对自己的很多事做出决定。在孩子一岁到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开始做这样的事情了。三岁以前就能够帮他把大脑前额皮质发展得很好。我们看到一个人冷静、理智、成熟,看起来像个大人,就是因为他大脑前额皮质层增长了。

但是假如你把他的这部分功能剥夺掉,你整天呵斥他,整天威胁他,动不动就说“我把你送人了”或者甚至把他推到门外,把门给他关上,孩子天天跟你在一起都紧张。紧张会怎么样呢?就是大脑前额皮质停止工作,离线,不发育了,把所有的决策权全部交给杏仁核。杏仁核的办法就是斗争,要么斗争,要么服软。服软就是有很多孩子会对家长谄媚,不断地迎合家长,在家长面前装得特别乖巧,实际上只是为了能够平稳度过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这些都是损失了让他前额皮质得到充分发育的可能性。

所以你要想真的理解,怎么样让一个孩子能够拥有自控力,就是要让他的前额皮质得到足够的发展。这个发展来自你给他足够的选择空间,让他有掌控感。现在青少年自杀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本书的作者说,青少年自杀非常令人痛心,但是你要知道,青少年自杀基本上都是来自掌控感缺失。就是这个孩子觉得在哪儿说的话都不算,在家我也没什么用,到学校我更没什么用。更多的自杀不是来自急性压力,我们往往会把一个人的自杀归咎为急性的压力,发生了这么一个事,所以这个孩子自杀,不是。自杀更多的是来自慢性压力,而不是急性的困难,这是心理学研究的结果。

人不能没有压力。千万不要听了这个讲法,说“那我让我的孩子完全无压地生活”,那也不对。压力分三类,第一类压力叫作正向压力,就好像斑马在跟狮子作斗争的过程中,它没有被狮子咬到,它锻炼了能力,快速地上升皮质醇,快速地下降。

那另外一种叫作可承受压力,这个可承受压力是一定的范畴,会有一点点的损害,但是它可以复原。比如把很多刚出生的小老鼠从妈妈身边拿开,这个对于哺乳动物来讲是很大的压力。如果在十五分钟之内,让老鼠回到妈妈的身边,你就会发现母鼠会舔小老鼠的皮毛,让它舒服,实际上就是安慰它。然后这个小老鼠的行为就会慢慢地变得正常,会越来越好,这个叫作可承受的压力。但是,如果这个小老鼠离开妈妈超过三个小时以后,你就会发现很多小老鼠就不理它的妈妈,就是断了这个联结了,它已经完全受到伤害了,这种压力叫作毒性压力。而青少年的大脑最容易受到影响的过程当中,又是获得毒性压力可能性最大的时候。

一方面来自学校课程的压力,竞争的压力,还有过度的对于竞争的渲染和描述,说“你必须得考上大学”“你必须得比他们强很多”“你只要考上大学了就一切都好了”。这个不是真相,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会用这个假象来威胁和恐吓孩子,给孩子造成长期的毒性压力,导致的结果就是他的大脑受到损伤,他的自控力丧失。

那么一个小孩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压力呢?这个作者总结了,叫作N.U.T.S.(坚果视角)。这个N就是新情况(novelty)。咱们看过一个电影叫作《头脑特工队》,这个小女孩搬家,搬到一个新的城市,融入一个新的冰球队,这个叫作新情况的发生,这是带来压力的一种可能。

第二种叫作没想到的(unpredictability)。就是没有预期到会发生这样的问题。第三类就是可能被伤害(threat to the ego)。就是这个事情发生了以后他觉得有威胁,他觉得受到了恐吓,这种情况下他也会有压力。第四个叫难以把控的(sense of control)。就是他觉得这个东西超出了他的把控范围,他的能力范围之内无法承受。这四个东西是给青少年带来压力的最重要的来源。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了解了大脑的结构以后,知道压力对孩子自控性的影响以后,我们来看看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这里边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赚,读这本书最赚就是读到这句话,说你怎么做一个顾问型的父母,学会说这句话就好,叫作“我那么爱你,才不愿意跟你吵作业的事”。我们在家庭当中,很多人跟孩子天天吵架的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作业的事——写作业、交作业,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没有按照家长所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孩子磨蹭到了第二天早上写作业,家长就会很生气,说你为什么昨天晚上不写。我们经常会为各式各样的作业的问题吵架。但你以后要知道,作业的事和爱他这件事比起来,哪个更重要?那一定是爱更重要。

我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来跟我抱怨他的孩子的时候,我就会问他们,我说:“想想看,如果你的孩子现在生病了,你会怎么想?假如你的孩子躺在病床上,你现在会怎么想?你会想他没有交作业吗?”他说:“那不会,我只希望他身体好。”对,那个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身体好,他爱你,他跟你关系融洽,这个东西要比作业那样的事重要得多。所以你也要学会说这句话,说“我那么爱你,我才不要跟你吵作业的事”。

这个地方我需要大家反过来想一下。假如你今天下班,从办公室一身疲惫,挤完地铁回到家里,然后你儿子在家里坐着等你,说:“今天在单位里表现怎么样?受到奖励了吗?挣了多少钱?有奖金吗?比别人高还是低呀?”你试试看,你只要想一下这个场景就觉得很荒谬,就是你忙了一天回到家,你儿子这样质问你。但我们每天对孩子做的就是这个事。

不要为了作业的事情跟孩子吵架。因为你知道,孩子只是借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他们并不属于你,孩子不是你的私人财产,不是你的东西,他只是从你的身体里边出来而已。大家记得我们讲过一本书叫作《不管教的勇气》。《不管教的勇气》里边就讲,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耐心。因为如果这个孩子不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你再强迫他学习都没用,他学完就忘,学完就不喜欢学习,甚至他考上了大学以后不学习,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你只能有耐心地等待他有一天突然明白。

反过来家长如果给他的压力没那么大,孩子都是好奇的、求知的,人本身就有了解这个世界的欲望。但是我们家长为什么不能做到淡定地迎来和平呢?因为我们家长有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要么专制,第二个误区就是要么纵容。就是你一说这个话家长就会讲,那你让我不管吗?那他干什么我都不用管吗?你看,我没让你纵容,就是在专制和纵容之间还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叫作权威型的管理。权威型的管理就是支持而非控制。父母不断地介入是一个恶性循环,父母学会放手,学会不要那么专制,也不是完全地纵容,这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所以父母要做的事是什么呢?首先就是退一步。就是不用所有的事都按照父母的想法来办。孩子过的是他的人生,他要为他的选择负责,父母的责任是给他讲清楚,你有这么多的选择,这些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不用威胁,不用夸大,讲明白就好了,他有他决策的权利,所以退让一步是第一步要做的事。

第二个可以做的事就是无条件地爱孩子。曾经有人说:“我看过人家那个篮球教练就特别专制,很凶,但是他训练出来的结果都很好。”首先你要搞清楚,那些人不是父母,那些人是教练,教练是一个专业工作,他所做的事是教他这些技能,而父母的最重要的责任是给孩子爱。所以如果孩子在你这儿得到了足够多的爱,哪怕他遇到了一个非常专制型的教练,他也能够挺得过去,他也能够有动力去应付。但是最怕的是教练也专制,父母也专制,这个孩子得不到爱就麻烦了。爱是排在第一位的东西,所以你可以借由社会力量来解决那部分学习的问题,但是你要首先保证的是给孩子足够的无条件的爱,然后关注、支持,而不是不管。你要让孩子知道,你很关心这件事情,但是你只能给他提供辅助作用,做决策的人是他自己。

接下来第三件事能做的就是学会让孩子做主。在你让孩子做主的时候,要学会讲三句话,而且这三句话很精确,第一句话是:“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专家。”就是谁更懂这孩子呢,孩子更懂他自己,所以你要告诉孩子说“你更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专家”,这是第一句话,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责任。

第二句话是:“你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或者你可以可爱一点,说:“你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小脑袋。”什么意思?你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第三句话:“你想要让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条不紊。”我真没想到有这样一句话,就这句话是很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很多家长觉得,如果我们把决定权交给了孩子,那就天下大乱了,肯定完蛋了,大闹天宫了,因为他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万一打游戏打24小时怎么办?但事实上,孩子并不会这样。因为孩子也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切都井井有条,自己能够好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这句话给了孩子非常强烈的心理暗示,你要让孩子知道,他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做到这样。

但是反过来你发现,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疯狂地打游戏呢?就是父母拼命地掌控他,结果有一天父母突然说“今天不管你了”,那他在这24小时里能一分一秒不差地打游戏。这就是我们说,当你真的要让孩子做主的时候,这三句话一定要讲。我希望大家把这三句话记住:
你特别懂你自己,你可是自己的专家。
你的脖子上长着你自己的脑袋。
你想要让生活中的一切都有条不紊。

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这里边还有几句话要叮嘱一下的就是“我不能因为爱你就放纵你的决定,因为你这个决定听起来实在不大靠谱。”就是如果孩子出现了特别不靠谱的行为,自私的行为或者危险的行为,你是可以站出来阻止他的。设立边界始终都是养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直在讲“温柔但是有边界”,就是家长要帮孩子设立好足够的边界,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感,觉得父母是关注他,是爱他的,同时在这个边界之内,他可以决定很多事情。这样,他的前额皮质就会成长得越来越快,他自己会冷静地判断,会有理智。

这里边有六个理由,告诉我们让孩子自己来定是多么的重要。第一个理由是脑科学的理由,这个我们不用多讲了,前面讲清楚了。

第二个,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空心人。如果他什么事都没有决定的权利,他就变成一个空心人。

第三个叫从控制感到胜任力,这是唯一的法则。就你要让这个孩子将来能够有胜任力,能够独当一面地解决一些问题,他就必须得获得控制感。没有控制感就没有胜任力。同时,没有控制感会带来大量的伤害,自杀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缺乏控制感。

第四个就是你并不总了解怎样是最好的。你作为一个家长,你哪儿来那么大的自信呢?你把你的生活搞得特别好吗?你怎么就能够认为,你对你的孩子所做的决定都是对的呢?这是来自于莫名其妙的自信心,所以你要谦虚一点,你并不一定知道什么是对的。

第五个原因就是,孩子们都很能干。当你放手让孩子决策一些事情的时候,惊喜就会一个一个地冒出来。这里边的核心是要调整你的眼光,你要拿眼睛更多地发现孩子的亮点。我们最怕的就是放手给孩子以后,站在旁边使劲地挑毛病,因为毛病是挑不完的。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的情绪智能。就是我们说一个人情商很高,一个人能够管控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来自他从小就在这样做,从小就有这样的机会。

孩子的焦虑有50%以上来自父母的传染,都是来自家里焦虑的父母,这是一个糟糕的坏消息。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人体除了基因之外,还有一个东西叫作表观基因。表观基因就是由后天的、外在的环境开启的。就是这个东西没有写在原始的代码当中,但是外在的环境会使得表观基因开启。就比如曾经在校园暴力中受过伤的孩子,他的表观基因中,恐惧、胆小会开启,开启了以后甚至会遗传,这叫作表观基因。

孩子的世界没有那么多的压力。但是孩子的压力往往是来自父母发脾气,父母为什么发脾气呢?父母可能因为钱不够发脾气,可能因为工作不顺发脾气,可能因为邻里关系不好发脾气,可能因为孩子作业没写好发脾气,这都叫作二手压力。这些二手压力会传导到孩子的身上。还包括挑剔、怀疑、控制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孩子开启很多跟压力有关的表观基因。这个甚至可以遗传。而如果父母总是挑剔、怀疑、控制,他的行为就是叛逆,就这么简单。所以焦虑的父母特别容易带来焦虑的孩子,这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什么呢?好消息是平静也一样可以传染。不光是焦虑可以传染,平静也可以传染。所以这里边有一个词特别好,叫作“非焦虑临在”。非焦虑临在是个学术性的词汇,就是当你出现的时候,孩子就能够感到安心,这种父母就叫作“非焦虑临在”。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我们要成为我们孩子的“非焦虑临在”,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见到我们的时候就觉得安心、高兴,愿意扑在我们的怀里边,愿意跟我们开心,而不是见到我们就紧张、躲避、出汗。

那如何让一个父母成为“非焦虑临在”呢?让家变成一个安全的地方。你看那个小孩子玩追逐游戏的时候,你跑回一个地方说“回家”,只要你回到那个地方,别人就不能抓你了,他们把那个地方叫作“家”。所以家就是孩子感到最安全的地方。

怎么让它变得更安全?第一件事,我们可以更多地欣赏。我们更多地表达对孩子的欣赏,这时候家会变得安全。

第二个,不要惧怕未来。就是未来肯定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你要记住一件事,你的焦虑和痛苦并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当你坦然地面对未来,你就会发现这个家会变得更安全。你不要因为焦虑、恐惧而导致情绪爆发,生气。

第三个,管好你自己的事。就是你的情绪能够管控得很好,然后你能够花很大的力气让你自己变得更好。你在努力地学习,努力地进步,努力地读书。我们都想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不是买一堆绘本扔给他,而是你在他面前经常读书。这不是假装的,不是今天孩子出现了,我赶紧拿起书来读,假装都装不出来。因为孩子依然会发现你经常看手机,孩子的眼睛不会撒谎,他看得特别准,所以你得真的爱读书,孩子才能够慢慢地受你影响,这叫作管好你自己。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学会接纳现实。这个作者在这里边专门提到了ACT心理疗法(接受与实现疗法)。我们讲过两本关于ACT的书,我都非常推荐,一本书叫《幸福的陷阱》,一本书叫《跳出头脑融入生活》。就是我们得学会接受、选择、行动,用ACT的方法来改善我们自身的生活。你可以成为一个“非焦虑临在”,让孩子见到你就觉得安心,出了什么事,只要见到爸爸妈妈,他就会觉得很安全,这就是我们能够给孩子营造的一个安全的氛围。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怎么来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一个人在一生中,有三个基本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我曾经遇到一个老师跟我讲:“樊老师你说的那些我觉得特别好,我女儿别的事我都不管她,但是只有一件事我不能放过。”我说:“什么事?”“弹钢琴这件事我必须盯死她。”我说:“为什么呢?”他说:“我觉得弹钢琴代表着毅力,如果她放弃弹钢琴,代表了她没有毅力,她将来做别的事也会一事无成,所以她必须坚持弹钢琴。”这个爸爸特别得意地跟我分享他的这个教学理念,我相信这样的家长太多了。

在这本书里边,作者解释说,凡是这些因为弹钢琴、吹笛子,什么学奥数这样的事,去跟孩子较劲的人,都是只知道胜任需求。就是觉得你能够克服这个困难,把它学会,这个能力很重要,这只是胜任需求。还有另外两个更基础、更重要的需求,就是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你因为追求这个胜任需求,同时破坏了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

归属需求就是“我爸爸不爱我,我妈妈不爱我,这个家里没有温暖”,这叫归属需求。自主需求就是“我说的话不算,我说不想练,不喜欢弹钢琴,不行,非得让我弹”,就这样。这就是我们说不能够只看到胜任需求这一项,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他的自主需求和归属需求。你们如果听过我讲《心流》那本书你会知道,当一个人做一个事做得很投入,进到心流状态以后,他的头脑当中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他就会愿意坚持,愿意做这样的事,他的大脑的自驱力就会提高。

而我们在生活当中发现常见的问题有哪几种呢?第一种问题叫作破坏者类型。如果你想了解什么叫破坏者,一定要去看一个电影,是马特·达蒙在年轻的时候拍的,叫作《心灵捕手》。《心灵捕手》那个电影就是讲这么一个叛逆的天才孩子,最后是怎么一步一步地被引导成为一个正常人的。破坏者的特点是多巴胺缺乏症。就是他做这些东西都没意思,故意地让自己从事一些危险的工作,让自己不合群,变得很暴力,这是第一种破坏者。那要想解决破坏者的问题,就是需要有一个导师一样的人帮他去发现正向的力量,在他做对事的时候,给他足够的肯定,让他知道自己内在的生命力有多么的旺盛,让他意识到自身的价值。

然后第二个叫爱好者。爱好者的特点是除了学习之外别的事都行。就是只要你不让我学习,你让我干别的事我都特别来劲,特别有精神。那这个作者建议特别有意思,他说:“如果他完全没有去上学的动机,那就要进行学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或者注意缺陷障碍的评估。倘若事态没那么严重,那么请尊重孩子,同时也要帮他建立一种更好地去认识真实世界的认知模型。如果你真的好好跟孩子说话,那你就会惊讶地发现,真的有很多孩子能听取你的建议。支持孩子去追求与学业无关的兴趣,这没问题,相应的,要是将这些兴趣视为一种惩罚的原因,那问题可就大了。”

什么叫作视为惩罚的原因?就是“如果你不写作业,我就把你的魔方没收了”,这就叫作视作惩罚的原因。“很多家长会克扣孩子体育活动与课外活动的时间,一天就那么多时间,如果你家的高中生因为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找不到时间做功课或者累得根本学不进去,那你在向他传达一种什么信息呢?难道不会让他认为课外活动要比学习更优先吗?”

就是假如你拼命地非得把他带回到这个学习的这个道路上,用你的方法严格地要求他,甚至去管控那些课外活动的时间,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会更加珍惜那个课外活动,他会更加上瘾,因为稀缺性带来珍贵。所以对于爱好者来讲,你可以放松一点,尊重一点孩子的要求,让他去体会一下,放松了说不定就会把注意力转回到学习这件事上来。

我们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到了初三、高三就没法放松,说:“这开玩笑,怎么可能!高三了还能这样做?”但是我告诉你有一种教育方式叫Gap Year(空档年),Gap Year就是该上大学了,不上了,休息一年,甚至有人Gap Year休息两年,干吗呢,去环游世界,去出去打工,了解一下这个社会,这也是学习的过程。

然后第三种人叫作无力者。无力者的孩子的特点是对什么都没兴趣,什么东西都觉得没意思,看起来乖乖的,但是你让他做什么提不起劲来。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冷静对待,然后要跟孩子多交流,多问问他的想法,启发他多说话,然后告诉他你的想法。告诉他你的什么想法呢?正确的想法,就是你是怎么看待生活和学习这件事,而不是那个虚假的口号,说“这个社会可是很拼命的,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将来就没戏了”,这是假的。你需要认真地告诉他你对于学习这个事的看法,学习是我们的一个权利,学习是给我们带来乐趣的东西,我们作为人,我们有学习的大脑,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就是这样。同时我要尊重你,你有什么样的兴趣,你有什么样的节奏。然后第四个办法,就是要多带他运动。因为这些孩子可能体内分泌的多巴胺不足,所以要带他去运动,他就能够开心,开心以后才会产生动力,这是第三种。

第四种孩子叫完美者。每次一到考试就紧张,动不动就想提前学习,特别紧张,压力很大。这些孩子其实他并不是靠内驱力在进行,他是靠外在的压力,他觉得我必须能够表现得好。那么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告诉他真相。什么是真相?真相就是没有哪门课的成绩能够保证你这一辈子一定过得好,没有哪个大学的文凭能够保证你这辈子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是一个综合力的表现,所以你今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放松一点,做尽量地做到好就行了,不需要那么跟自己较劲,不需要咬牙切齿。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喜欢探索,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力量的来源。把这个真相告诉他。这是我们帮助孩子培养自驱力的一些要做的动作。

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动作很容易被忽略,但是作者也提出来了,就是要跟孩子安排彻底停工期。什么叫彻底停工期?大脑需要暂停。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基础运算,就是基本上你大脑什么都不想的情况下,坐在这儿不说话,什么也不想,它依然耗能。那个耗能就是它的基础的能量代谢。作者在这里边用了一整章的内容介绍,让孩子要保持足够的睡眠,至少8小时以上的睡眠。

很多孩子是假性睡眠,就是很多小孩临睡觉之前跟你说“我睡觉了”,门一关,拿起手机开始玩了。所以你必须得保证你的孩子在睡觉的时候,不会玩手机,不会看电视,他真的能够睡够8个小时。连续一周睡眠不足的人,和一个头一天晚上熬了夜的人,一块儿来做记忆力和理解力的测试,两个人的成绩一样差。长期睡眠不足和熬夜对大脑产生的损害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记忆力、理解力提升,需要有足够的睡眠,这就是我们培养孩子内驱力最重要要做的事情。

然后如果你在家里边能够实现这些东西,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把控制感带到学校。这个很难,因为学校里进行的是标准化的考试,标准化考试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把学生之间的关系变成竞争关系。所以很多标准化考试的佼佼者后来在社会上并没有成为佼佼者,原因是在社会上成为佼佼者靠的是合作,在考试当中成为佼佼者靠的是不合作,是独立,最好是你考得好,别人考得糟糕更好,所以这是一对矛盾。

还有就是不要只用成绩来评价孩子。降低对于成绩的要求,也别老盯着家庭作业,你也不需要为此变得太过焦虑,因为孩子将来长大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说不准的。这个社会变化很大,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业化模型的社会,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没有那么简单,所以让这个孩子,健康、阳光、爱学习、有内驱力,这才是真正做教育的本质。

还有一章是所有人都很关注的话题,就是技术野兽。技术野兽是什么呢,就是现在的孩子都是跟着屏幕长大的,从小看电视、看手机,玩游戏。技术野兽我们用十六个字来评价,首先它“威力巨大,不用不行”。你敢说你的孩子不用手机,不用电脑?你也不敢,所以孩子一定会要用手机用电脑,这叫威力巨大,不用不行。然后接下来一句话叫作“伤害明显,不管不行”。它对于孩子大脑伤害也确实很明显。

所以我们的办法是什么?我们不能够把这个手机、游戏彻底拿走,我们要做的事是驯服。你想想看,假如你驯服了一头狮子,这个狮子跟着你,多威风,它有它的功能,能够给你带来保护,但是它不会伤害你。那驯服这个机器的过程,作者做了这么几个建议。

第一件方法是作为一个家长,管好自己。你看又来了,就是你别整天刷手机,孩子一回家看到你就拿个手机在那儿玩,一家人几口坐那儿全都低着头在那儿看,第一步管好自己,让自己有很多无手机时间。

第二个方法,你要对孩子用手机表示理解,甚至你可以关注地跟他一块儿看看那个游戏。就是你要对他表示出对游戏的理解,对于手机时代的理解。

第三个方法,回归自然。大量的孩子在森林中,在沙漠里,在海边玩过以后,他会想不起来手机那件事。很多孩子都说“要用手机干吗,我想不出来有什么事要用手机”,他就对手机开始疏远,所以要给孩子创造接触自然的机会。

还有一个方法叫作“告知而非说教”。说教没有用,前面讲了那么多了,说教、恐吓、抢手机、把手机摔烂,又蠢又没有用。我们要做的是告知,就你告诉他玩手机对大脑的伤害怎么产生的,没有自控力这个人会怎么样,眼睛看坏了这个人会怎么样,告诉他,他自己选,眼睛真看坏了,让他自己承受这样的后果。作为家长你说你没办法,你以为你管了就有办法吗?也没办法,所以那是他自己要做的事。

然后跟他一块儿制定合作计划,一块儿商量怎么解决手机的问题,定出一个计划来。然后孩子肯定会做错,就是他制定了计划又打破了,没关系,再制定就好了,千万不要觉得“你说话不算数,你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妈妈以后再也不相信你了”。谁能够自己设定的计划就一次做到?哪个人不是设定计划没做到,再来一次,这样才能够学得会。但是我们对于别人犯的这样的错误,尤其对于孩子这样的小小的失误,我们就会上纲上线,说你辜负了妈妈对你的信任什么这样的话。其实这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要跟他一次一次地制定计划。

很重要的一点,这个作者说要有底线。什么叫底线呢?就是我需要知道你手机的账号,我要能够经常性地检查你的手机,为什么?因为你还没有成年,我要保证你不能够看太过暴力、血腥、黄色的、赌博的这些东西,这是底线。我见过有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孩子会偷偷地拿手机去支付,花几千块钱买游戏里的装备,这个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你怎么判断一个孩子玩游戏已经上瘾了?这里边有一些标准。玩游戏上瘾的特征,第一个“在花了多长时间玩游戏这件事情上说谎”。第二个“为了获得兴奋感,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和金钱”,第三个“玩的时间减少时会烦躁或不安”,第四个“通过游戏来逃避其他问题”,第五个“为了能玩游戏,不再做日常工作,也不完成作业”,第六个“偷钱买游戏里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代表着这个孩子可能是真的上瘾了,所以你需要帮助他一起来驯服这个机器怪兽。

以上就是我们说怎么能够帮助孩子逐渐地形成自驱型人格的一些基本的方法。最后一章要告诉大家的就是我们要学会训练孩子的大脑,也可以学会训练我们自己的大脑。训练大脑有这么几个方法,第一招,就是要列出目标,找到障碍,找到克服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所以可以鼓励和引导我们的孩子把他的目标写下来。你注意,写下来这个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在写下来或者念出来或者说出来的时候,他的头脑里边就演示了一次。所以当他写下一个目标的时候,他会更加认真地对待这个目标,所以鼓励孩子写下来。写下来之后讨论障碍是什么,会遇到什么困难,那么我们怎么解决,这是最基本的一个让大脑去演练的方法,这是第一招。

第二个就是我们要学会注意大脑的信号,比如说你疲倦了、愤怒了、生气了,在很多家庭看来这些东西没什么信号,就觉得“你怎么又生气了”,但实际上假如你能够给孩子讲一些脑科学知识,比如这样一个拳头就像一个大脑的形状一样,中间的这个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杏仁核,杏仁核被大脑皮层这么包裹着,藏在里边,所以当孩子愤怒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你看什么地方起作用了,现在是杏仁核在起作用,你的大脑皮层停下来了。只要告诉他这件事情,他就会冷静。所以让孩子多了解大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让他知道这里边的原理怎么发生的。

第三个就是学会备选计划思维。你特别想上这个中学,你也在努力上这个中学,那么爸爸要问问你,如果上不了这个中学咱们怎么办?这个叫作备选思维。我们这次要买一个东西,想想看,万一买不到或者如果太贵,咱们家承受不了,怎么办?帮助孩子增加各种思考的弹性,让他自己能够做出这个选择和决定,在去之前就想好有备选的这种可能性。

第四个叫作帮助孩子建立对自己的同情心。就是不要总是自责,自己批评自己,一个人总是喜欢自责,其实是因为家里边有一个人总是批评他,他慢慢地养成了学习父母批评自己的这种习惯。自我同情说我知道这次没有做好,但是我会努力的,我知道这次没有做好,但是我依然是一个有自律能力的人,你看,你能够知道自己的价值,并且知道自己要做对一件事也是不容易的,这个叫作建立自我的同情心。

还有就是要练习重构问题。怎么重构问题呢?你在这个车厢里边看到几个孩子调皮捣蛋,闹得一塌糊涂,他的爸爸坐那儿无动于衷,你会怎么想?其实我们头脑会想说:“这什么爸爸,一点儿教养都没有,都不管!”这是一种想法,但是假如你去跟那个爸爸说的时候,你说:“你管一下你的孩子。”这个爸爸说:“对不起,他们的妈妈刚去世,孩子和我都有点无所适从。”请问你会怎么想?你头脑当中的故事立刻就变了,这就叫作重构问题。

所以有时候,你给别人发了一个微信,结果别人总是不回,然后你发现他还发朋友圈,我们最恨的就是一边发朋友圈,一边不回你微信的人。有没有想过有别的可能呢?有没有可能重构一下这个问题呢?是不是存在一种可能性,你的信息被淹没了,没有在那里边,或者你的信息对他来讲很难以回答,所以他非常地纠结,不敢回,都有可能。但是我们脑海当中只有一种状态,结果就是你容易被情绪调动,容易愤怒,你的大脑缺乏弹性,而这种思维重构的练习就是不断地锻炼我们的大脑皮层,让它能够知道有这种可能性,有那种可能性。

然后最后一个建议就是动起来,让孩子更多地玩耍,让孩子更多地走出户外,跟小朋友们互动,到处去疯,去玩,去跑。

有一个小小的章节我没有展开讲,就是关于自闭症和学习障碍的孩子。这个作者的观点是说,这些孩子也要给他足够的自控的空间,也要努力地让他去做一些自控的动作和行为,这样对他的病情缓解,和他能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都会带来帮助。然后帮助孩子寻找各种各样的替代路线,就是各种事都有达成的不同的可能性,有各种各样的渠道都能到达你最后想要的那个方向。只有增加了我们大脑的弹性,我们的选择权才会变得更多。

选择权往往不是来自我们的能力、金钱,而是来自我们大脑的弹性,所以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惊喜的世界。孩子考得好,你很高兴;孩子考得不好,你也依然很淡定。这就是我们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帮助孩子去关心这个世界,而不仅仅是关心他一个人。

当你整天盯着这个孩子说你的成绩、排名、入学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是把孩子引导到一个自私的方向,就是他只会盯着这一点点事,但如果你能够让孩子看到整个世界,看到有那么多不同的职业为这个世界所做的各种各样的贡献,孩子的世界也会变得更大,同样我们也不会那么焦虑。所以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帮助我们的孩子掌握自控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愿意自己成长,成为自己的主人,希望大家都能够喜欢和阅读这本书。

本文版权归个人技术分享站点所有,发布者:chaoqia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zhengchaoqiang.com/23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chaoqiangchaoqiang
上一篇 2022-12-27 19:05
下一篇 2022-12-27 19:13

相关推荐

  • 《管理十诫》

    今天我们来读这本书叫《管理十诫》,这本书的作者特别牛,他叫唐纳德·基奥。你只要看推荐的人,你就知道这本书的背景,推荐者叫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这三个人同时联袂推荐…

    2022-12-27
    0955
  • 《非暴力沟通》

    你可以把《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当作是《关键对话》的升级版。《关键对话》里边的那种对话逻辑其实和《非暴力沟通》有类似的地方,但是《非暴力沟通》写得更加深刻。为什么我们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容…

    2022-12-27
    0949
  • 《逆商》

    什么叫逆商呢?就是你应对逆境时候的能力。那天我在朋友圈里边发布我要讲《逆商》这本书,一大堆人留言说:樊老师这本书特别适合我。还有人说:樊老师,它特别适合此刻的我。我发现大量的人都觉…

    2022-12-27
    01.3K
  •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樊登:各位好,今天我们要讲一本让大家特别开心的书,叫作《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我们为大家请到了这本书的作者,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社科学院的院长彭凯平教授,欢迎您,彭教授。 彭凯平:…

    2022-12-27
    01.1K
  •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7 habits)》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是我初入职场时的老板推荐给我的第一本书,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是一本为我答疑解惑的书,对我影响巨大,让我受益匪浅,每次读来,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这本书的作…

    2021-08-18
    04.0K
  • 《干法》

    为什么希望大家读读这本书呢?就是在春节返工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很沮丧说又要去工作了,春节假期过得好快,就是人们对于工作的排斥心态是溢于言表的,在每个人的微信圈里边,就不断地去发布…

    2022-12-27
    01.6K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近期个人博客正在迁移中,原博客请移步此处,抱歉!